序号 | 姓名 | 成果名称 | 杂志或出版社 | 时间 | 级别 | CSSCI |
`1 | 向德平 | 认识中国社会建构本土理论(合作、第一作者)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 2010.2 | 核心期刊 | 五级 |
2 | 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在中国的建构(独著) | 河北学刊 | 2010.4 | 核心期刊 | 四级 | |
3 | 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在中国的建构(独著) |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 | 2010. | 全文转载 | 四级 | |
4 | 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在中国的建构(独著) | 新华文摘 | 2010.22 | 全文转载 | 二级 | |
5 | 艾滋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比较研究(合作、第一作者) | 社会科学战线 | 2010.4 | 重点核心期刊 | 四级 | |
6 | 社区发展基金的变迁、管理及绩效分析(合作、第二作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5 | 核心期刊 | 四级 | |
7 | 夏玉珍 | 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合作、第一作者) | 河南社会科学 | 2010.1 | 核心期刊 | 扩展版 |
8 | 结果风险:社会领域腐败客观状况与主观认知的断裂理论探讨(合作、第一作者) | 理论探讨 | 2010. 2 | 核心期刊 | 扩展版 | |
9 | 社会学中的时空概念与类型——评吉登斯的时空概念与类型(合作、第一作者)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10.3 | 核心期刊 | 扩展版 | |
10 | 转型期权力腐败风险与控制(合作、第一作者) | 社会主义研究 | 2010.12 | 核心期刊 | 四级 | |
11 | 经典公共领域的重塑与构建(合作、第二作者) | 社会工作 | 2010.9 | 一般期刊 | ||
14 | 江立华 | 中国社会思想史(副主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0 | 教材 | |
15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工转型 | 人大复印资料 | 2010.3 | 全文转载 | 四级 | |
16 | 创业实践与多元分析(合作、第一作者) | 学习与实践 | 2008.10 | 一般期刊 | ||
17 | 时空错位的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旅游发展(合作、第一作者) | 湖北大学学报 | 2010.1 | 核心期刊 | 五级 | |
18 | 灾后重建中农民参与的双重性(合作、第一作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2010.5 | 核心期刊 | 四级 | |
19 | 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中的资本和策略(合作、第一作者) | 科学社会主义 | 2010.6 | 核心期刊 | 五级 | |
20 | 娄章胜 | 《从人性和人的反思性视角分析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收录于《中国社会思想及其现代性——中国社会思想史论集》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2010.10 | ||
21 | 《梁漱溟的社会文化秩序思想探析》收录于“传统社会思想与当代核心价值建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0.11 | 会议论文 | |||
22 | 《李大钊的宗教社会思想》收录于“传统社会思想与当代核心价值建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0.11 | 会议论文 | |||
25 | 蔡志海 | 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独著)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5 | 核心期刊 | 四级 |
26 | 汶川地震灾区贫困村农户生计资本分析(独著) | 中国农村经济 | 2010.12 | 重点核心期刊 | 二级 | |
27 | 李亚雄 | 武汉市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报告 | 提交武汉市政府,被采纳 | 2010.8 | 咨询报告 | |
28 | 金小红 | “互构”型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与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合作、第一作者) | 兰州学刊 | 2010.8 | 核心期刊 | 扩展版 |
29 | 师生互动,共建研究型教学平台 | 教育科研 | 2010.11 | 一般期刊 | ||
32 | 李雪萍 | 灾后村庄重建:公共产品性质变异及其供给特点(独著)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这会科学版) | 2010.5 | 核心期刊 | 四级 |
33 | 西藏城镇社区发展探讨(合作、第一作者) | 提交西藏自治区民政厅,被采纳 | 2010 | 咨询报告 | ||
34 | 公平正义与社会发展(独著)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2010.6 | 权威期刊 | 二级 | |
35 | 符平 | 迈向市场社会学的综合范式 | 社会学研究 | 2010.2 | 权威期刊 | 二级 |
36 | 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合作、第一作者)(原载《浙江社会科学》第12期)(合作、第一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 2010.4 | 部分转载 | 二级 | |
37 | 贫困村灾后重建中的社会资本问题 | 人文杂志 | 2010.2 | 重点核心期刊 | 四级 | |
38 | 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合作、第一作者)(原载《浙江社会科学》第12期)(合作、第一作者) |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 | 2010.3 | 全文转载 | 四级 | |
39 |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80后”新生代农民工与“四个世界”关系的研究(原载《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合作、第一作者) | 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 | 2009.12 | 全文转载 | 四级 | |
40 | “形异质同”与殿观重建中的国家/社会关系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1 | 核心期刊 | 五级 | |
41 | 《共同信仰与集体认同》载徐勇主编《中国农村研究》2010年上卷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0 | 核心期刊 | 五级 | |
42 | 《殿观重建背后的权力关系》载高师宁、杨凤岗主编,《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0 | |||
43 | “脱根”: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困境(合作、第一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报 | 2010.6 | |||
44 | 徐晓军 | 维权行动中的网络舆论风险及其防范(合作、第二作者) | 学习与实践 | 2010.8 | 一般期刊 | |
45 | 下岗职工再就业中的弱关系运用:强关系失效下的替代选择(合作、第一作者) | 社会保障研究 | 2010.2 | 一般期刊 | ||
46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参与式研究性教学模式 | 中国大学教学 | 2010.2 | 核心期刊 | 五级 | |
47 | 论青年白领相亲过程中的“弱关系”假设及其实质 | 青年探索 | 2010.1 | 一般期刊 | ||
48 | 打工妹返乡“新相亲”现象探析——以重庆市S镇为例(合作、第一作者) | 青年探索 | 2010.5 | 一般期刊 | ||
49 | 汶川震后农房重建的经验对玉树重建的启示 | 国家社科基金办编入成果要报,被国家领导批示 | 2010 | 咨询报告 | ||
50 | 断裂、重构与新生——鄂东艾滋病人的村庄社会关系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0.7 | 专著 | ||
51 | 杨生勇 | 农村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型趋向:正式支持主导的多元系统(独著)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2010. 2 | 权威期刊 | 二级 |
52 | 论农村孤儿抚育的变迁:从宏观社会结构与农村社会微观变动视角考察(独著)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3 | 核心期刊 | 五级 | |
53 |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支持系统的转型(独著)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2010.5 | 专著 | ||
54 | 高玉玲 | 高校贫困生自助效益研究(合作、第一作者) | 当代青年研究 | 2009.12 | 核心期刊 | 扩展版 |
55 | 武汉市青少年暑期社区托管需求评估 | 共青团武汉市委 | 2010 | 咨询报告 | ||
56 | 曾永泉 | 武汉市青少年暑期社区托管需求评估 | 共青团武汉市委 | 2010 | 咨询报告 | |
57 | 祝平燕 | 社会关系网络与政治社会资本的获得----论妇女参政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合作、第一作者) | 湖北社会科学 | 2010. 2 | 核心期刊 | 扩展版 |
58 | 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经验研究——以可控变量为中心(合作、第二作者) | 教育研究与实验 | 2010. 2 | 核心期刊 | 三级 | |
59 | 风险社会学视角下离婚妇女贫困化问题研究(合作、第一作者) |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 2010.5 | 一般期刊 | ||
60 | 消费社会背景下女性消费的符号特征及动因研究 | 山东女子大学学报 | 2010.5 | 一般期刊 | ||
61 | 陆汉文 |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贫困社区的影响 | 江汉论坛 | 2010.9 | 重点核心期刊 | 四级 |
62 | 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合作、第二作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5 | 核心期刊 | 四级 | |
63 | 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监测评估的主要内容 | 中国扶贫 | 2010.12 | 一般期刊 | ||
64 | 中德技术合作灾后经济重建项目:贫困村生计恢复与发展的重要探索 | 中国扶贫 | 2010.17 | 一般期刊 | ||
65 | 合作制社会企业:四川省民乐村灾后生计重建与发展的实践探索 | 中国扶贫 | 2010.18 | 一般期刊 | ||
66 | 从“弥补亏欠”到“经济一体化” | 中国扶贫 | 2010.21 | 记者采访稿 | ||
67 | 农村基层治理好模式 | 《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 | 20101017 | |||
69 | 李海金 | 身份政治: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对土改时期阶级划分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2010.6 | 一般期刊 | |
70 |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合作、第一作者) | 中州学刊 | 2010.3 | 重点核心期刊 | 四级 | |
71 | 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转型与体系嬗变(合作、第一作者)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2 | 重点核心期刊 | 四级 | |
72 |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村级扶贫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现状与政策选择调研报告》个案报告“四川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个案研究” | 国务院扶贫办灾后重建办采纳 | 2010.1 | 咨询报告 | ||
73 | 《地震灾区农村社会系统重建研究报告》第二章“政治系统重建” | 国务院扶贫办灾后重建办采纳 | 2010.5 | 咨询报告 | ||
74 |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暨灾害风险管理计划”项目综合评估调查报告 | 国务院扶贫办灾后重建办采纳 | 2010.10 | 咨询报告 | ||
程玲 | 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发展(独著) | 河北学刊 | 2010.4 | 核心期刊 | 四级 | |
76 | 社区发展基金的变迁、管理及绩效分析(合作、第一作者)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 2010.5 | 核心期刊 | 四级 | |
77 | UNDP、国务院扶贫办“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暨灾害风险管理计划”项目 | 2010 | 调查报告 | |||
78 | 李琳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分析——基于农民分化和流动的视角 | 2010社会保障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论坛 | 2010 | 会议论文 | |
79 | 代立勇 | 如何统计寺院丛林中的“香火”现象(独著) | 宗教学研究 | 2010.3 | 重点核心期刊 | 三级 |
80 | 吕方 | 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与问题表达(合作、第二作者) | 天津社会科学 | 2010.5 | 重点核心期刊 | 三级 |
81 |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变革过程及其深层意涵 | 福建论坛 | 2010.11 | 核心期刊 | 五级 | |
82 | 社会缺位:后单位时代的隐忧 | 社会科学报 | 20100826 | |||
83 | 张大维 | 加拿大的社区养老服务和智障服务 | 社区 | 2010.7 | 一般期刊 | |
84 | 加拿大社区建设经验的借鉴及启示 | 社区 | 2010.8 | 一般期刊 | ||
85 | 《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模式研究》收录于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集 | 20100725 | 会议论文 | |||
86 |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三十年(1979-2009)————理论检视与学术评析》收录于2010年中国政治学年会论文集 | 20100928 | ||||
87 | 《回到集体化:从旧村土改到整合式社区建设——建国以来天津市西双塘村的表达》,“村民自治暨合寨村村民委员会成立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二等奖) | 中共宜州市委、河池学院、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办 | 20101129 | |||
88 | 高珊 | 浅议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合作、第一作者) | 活力 | 2009.12 | 一般期刊 | |
89 | “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独著) | 教育界 | 2010.1 | 一般期刊 | ||
90 | 当前高校研究生团建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独著) | 改革与开放 | 2010.1 | 一般期刊 | ||
91 | 高校社区辅导员管理模式对寄宿制中学的借鉴意义(合作、第二作者) |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 | 2010.1 | 一般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