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第六届栗林论坛暨桂子论坛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中国”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发稿时间:2020年10月19日 21:34发布者:浏览次数:

1018日,第六届栗林论坛暨桂子论坛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研讨会分线下的开幕式和主题演讲,线上六个平行分论坛。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光金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典教授、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云松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卢治平书记、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符平教授等领导和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开幕式由符平教授主持。

20201018-DSC_4510

郝芳华校长在致辞指出,作为中国社会学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历代华师社会学人呕心沥血,在中国社会学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华师的印记。她从历史沿革、学科现状、发展前景三个层次讲述了自己对华师社会学学科发展的感受。在回顾了华师百余年悠久的社会学办学史后,她充分肯定了华师社会学同仁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特别是服务脱贫攻坚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郝芳华表示,华师社会学已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发展愿景“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她希望,在未来华师社会学同仁能够继续为国家重大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促进社会学事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从而满足习总书记提出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要求。

20201018-DSC_4521

陈光金所长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呈现出向高水平发展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边缘人口”相对贫困等短板,这为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他就“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学”、“消灭绝对贫困”等问题提出建议,同时也希望学者在助力发展社会学的同时,能够勇担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为国家发展战略贡献出新的方案,研究并解决更多的社会现实问题。陈所长强调,社会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依靠青年人的力量,现实呼唤着青年社会学者们勇挑重担、承担使命,而青年学者也必将在社会学的广阔天地中取得新突破。

20201018-DSC_4542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会议合影

之后,论坛进入两场主题演讲环节,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典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江立华教授主持。

20201018-DSC_4576

IMG_5149

南京大学陈云松教授进行了题为“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助力社会学定量研究”的报告,提出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定量社会学。他认为,社会学研究中对于生态谬误的过度警惕使得研究者在调查中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微观个体层面,社会学因而失去了宏观分析的视角和能力。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可以提供以往问卷调查无法获取的“宏观数据”,从而重启宏观定量社会学。机器学习可以通过无监督学习实现海量文本的社会学分析;通过监督学习获得更为准确的关键性社会指标,从而推动社会学研究的发展。

20201018-DSC_4571

华中师范大学李钧鹏教授进行了题为“虚拟社群中的互动仪式链”的报告。他认为,传统社会互动理论以“在场”为基础,互联网空间的“不在场”互动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通过对柯林斯互动仪式模型的修正,提出了解释虚拟社区的互动仪式模型,揭示了虚拟社区中符号表达、共享情感与群体团结/分裂之间的内在逻辑。

IMG_5129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林叶助理研究员进行了题为“拆迁遗留地带的测度和空间生产”的报告。她认为,在改造运动中,拆迁户面临的居住、家计、家内安排等剧变并为之付出正常化而做出的努力,比集体抗争和上访维权更具有“根性”。从拆迁户“临时生活正常化”的“废墟”日常实践、互视性下的聚居小社会空间等方面展示了拆迁户日常实践的诸多面向。

20201018-DSC_4580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王星教授进行了题为“技能经济与技能社会:技能形成的社会学想象”的报告,提出了技能社会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王星教授从为何研究技能形成、技能经济与技能社会、技能形成与国家技能形成体系三个方面介绍了技能社会学,提出技能社会学对社会学科的建设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壮大都有重要的作用。

20201018-DSC_4584

接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刘亚秋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吕鹏研究员对上述四位嘉宾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20201018-DSC_4585

IMG_5148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王水雄教授进行了“当社会学遭遇实验法——以课堂实验为例”的报告。他介绍了实验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实验法与社会学相遇的几个例子,以及自己开展的课堂实验:团队投掷游戏。

IMG_5150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物管理学院李棉管教授进行了“精准扶贫中的基层分包制——挤压型体制下的行政动员”的报告。他对精准扶贫中“帮扶责任人”制度所呈现的悖论问题进行回答,对基层分包制的形成、组织方式、运作及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压力型体制和悬浮型政权的结合塑造了基层政府上下挤压的政策执行环境,既形成了政策执行的压力,也构成了政策执行的阻力。

IMG_515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张书琬助理研究员进行了“乡村空间流变和重塑——中国易地搬迁扶贫实践与乡村社会发展”的报告。她从中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演变、贵州省易地搬迁实践、易地搬迁与空间位移和流变以及易地搬迁与乡村空间重塑等方面展开,认为易地扶贫搬迁导致了乡村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社会空间以及治理空间的重塑。

IMG_5158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龚顺助理研究员进行了“家庭支持政策有效吗?社会性别分工视角下家庭支持政策的问卷实验研究”的报告。他针对家庭支持政策能否提高人们的结婚和生育意愿这一问题,以日本作为参考对象,通过问卷实验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

IMG_5165

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可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陆汉文教授对上述四位嘉宾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

IMG_5171

IMG_5176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和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社会学研究》、《青年研究》和《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协办。

 

联系我们学院办公室:67868324    本科教务:67868232   

研究生教务(含招生):67865820   研究生学工(含就业):67868325  

本科学工:67868309(含招生、就业)

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西区文科教研综合楼(北楼)7-9楼社会学院

sociology@mail.ccnu.edu.cn

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