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郑广怀

职称: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数字社会与劳动;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

联系方式:zhenggh01@163.com

教育背景

2006年9月至2012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社会福利哲学博士。

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硕士。

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士。

工作经历

2018年1月至今,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

2016年5月至今,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工作系主任。

2012年9月至2016年5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系主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教育中心副主任。

2009年10月至2012年7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师。

2004年12月至2006年7月,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副处长(挂职)。

2004年7月至2004年12月,共青团清华大学研究生委员会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论著

注:按照独著、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第二作者或合著;及编著或译著的顺序排列,英文期刊为JCR分区,其中《社会学研究》8篇,SSCI14篇。

独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标记为*号)

郑广怀、张心怡,2023,《情系云端:数字时代虚拟恋人的亲密关系及其不稳定性》”,《广东社会科学》第2期。

郑广怀、赵培浩,2023,《微型抗险共同体:方舱医院的整合经验与内在机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郑广怀、赵培浩,2022,《沟通权力:困境女性创造乡村公共价值的深层逻辑——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花开”公益项目为个案》,《妇女研究论丛》第4期。

王晔安、兰菁、*郑广怀,2022,《承上启下的公心:领导成员交换对街头官僚服务效果的作用机制》,《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第3期。

郑广怀,2022,《“全面三孩”政策背景下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与抑郁防范》,《学术论坛》,第3期。

郑广怀、张心怡,2022,《中国字幕组的兴趣工作研究》,《青年研究》第2期。

郑广怀、付艳敏,2022,《返费:劳动力市场与生产场所双重控制的连接机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2期。

杨薇、陈文华、*郑广怀,2022,《1990—2020年我国国家与专业之间关系的演变:以老年人照顾社会工作为例》,《社会工作与管理》第2期。

郑广怀、朱苗,2022,《活在“硅笼”:数字监视社会的基本逻辑》,《新视野》第1期。

郑广怀、范一杰,2021,《从确立规范到常态规范——监控资本主义时代的劳动控制》,《二十一世纪》10月号(总第187期)。

郑广怀、张政,2021,《依附与协商——“红色物业”融入城市老旧社区治理的合法性构建》,《中国研究》总第27期。

郑广怀、王晔安、马铭子,2021,《“以红领专”: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自主性与国家的领导权建构》,《社会学研究》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22年第2期转载)。

郑广怀、马铭子,2021,《农村儿童主任何以从“赤脚”走向“工匠”》,《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郑广怀、张政,2021,《社会工作机构何以向劳务公司转变——基于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广东社会科学》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21年第6期转载)。

王晔安、*郑广怀、刘海娟,2021,《“高开低走”:资深社会工作者的行业离职因素和路径》,《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期。

郑广怀、朱苗,2021,《生态因素如何影响循证实践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学海》第3期。

郑广怀、孟祥哲、刘杰,2021,《回归社会性:社会工作参与新冠肺炎疫情应对的关键议题》,《社会工作与管理》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21年第4期转载)。

郑广怀、张若珊,2020,《价值理念的本土化: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反思》,《中国研究》总第26期。

郑广怀、范一杰、杜思齐,2020,《情商与常态规范:网络主播的劳动过程》,《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3辑。

郑广怀、周钰,2020,《专业化与行政化:实习督导关系从合作到冲突的转变》,《社会工作》第3期。

郑广怀、王梦宇,2020,《一致的偏离:项目目标偏离后的持续执行何以可能》,《河北学刊》第2期。

郑广怀,2020,《教育引领还是教育降维:社会工作教育先行的反思》,《学海》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20年第3期转载;《教育科学文摘》2020年第3期转载)。

郑广怀、黄全仙,2019,《工伤女工的赋权策略——基于T机构的个案研究》,《社会工作》第3期。

郑广怀,2018,《社会工作与社会理论:迈向行动—话语的理论框架》,《学海》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8年第6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8年第5期转载)。

郑广怀、向羽,2016,《社会工作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的脉络及启示》,《社会工作》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7年第3期转载)。

郑广怀、孙慧、万向东,2015,《从“赶工游戏”到“老板游戏”——非正式就业中的劳动控制》,《社会学研究》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5年第10期转载)。

郑广怀,2015,《理性诉求、社会参与和控制安抚——2014年劳资关系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9卷。

郑广怀、孙中伟,2015,《工伤问题》,载刘林平著《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郑广怀、王小姬,2014,《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博弈——以A市工会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例》,载李昺伟主编:《专业的良心——转型时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守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广怀,2012,《安抚型国家的形成——对中国社会福利体制的新制度主义批判》,《二十一世纪》10月号(总第133期)。

郑广怀、刘焱,2011,《扩展的临床视角下企业社会工作的干预策略——以广东D厂的新员工为目标群体》,《社会学研究》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2年第2期转载)。

郑广怀、孙中伟,2011,《劳动法执行的中的“次标准”——基于2006-2010年对珠江三角洲农民工的调查》,《社会科学》第12期。

郑广怀,2010,《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开放时代》第5期。

郑广怀,2010,《迈向对员工精神健康的社会学理解》,《社会学研究》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1年第2期转载)。

郑广怀,2007,《社会转型与个体痛楚——评<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社会学研究》第2期。

郑广怀,2007,《资历与信息的制约——影响农民工维权的微观因素分析》,《清华法律评论》第2卷第1辑。

郑广怀,2006,《工人阶级的失语——读<工人阶级经验的现象学研究>》,载李友梅、孙立平、沈原编著《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理论与实证(转型与发展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广怀,2005,《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5期转载)。

郑广怀,2004,《消费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反应——一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考察》,《社会学研究》第4期。

郑广怀,2004,《钱币流动的网络》,《读书》第6期。

郑广怀,2003,《从消费者调查看中国社会公众的反应》,载谭深、刘开明编《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广怀,2002,《斯科特“下层群体的底层政治”述评》,《国外社会学》第6期。

郑广怀,2002,《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天津市个案访谈的资料分析》,载王汉生编《毕业论文精选精评—社会学卷》,北京:西苑出版社。

Zhu, M., He, X., Wang, Y., &*Zheng, G.(2023). Does macrosocial orientation matter in frontline social work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sidering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in China.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66(3), 889-903. [SSCI, Q2]

Zheng, G., Lyu, X., & Wang, Y. (2022). Striving for Organizational Impact through Individual Impact: A Humanistic Management Approach Involving Social Work Supervisors.Social Work, 67(3), 276-285. [SSCI, Q1]

Zheng, G., Liu, H., Wang, Y., & Liu, J. (2022). Occupational Turnover Because of Supervisors’ Excellence? The Dilemma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ers in China.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Social Work and Research, 13(4), 851-875. [SSCI, Q2]

Zheng, G., Jiang, N., Zhao, P., & Lyu, X. (2022). Associations between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the service impact among Chinese disability support workers.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30(6), e4155-e4164.[SSCI, Q1]

Zheng, G., Lyu, X., Pan, L., & Chen, A. (2022). The role conflict-burnout-depression link among Chinese female health care and social service provider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marriage and motherhood.BMC public health,22(1), 230.[SCI, Q2]

Zheng, G., Zhang, X., Wang, Y., & Ma, M. (2021). The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work and public health under COVID-19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8(19), 9956. [SSCI, Q1]

Zhou, S., Zhu, J., &*Zheng, G.(2021). Whom you connect with matters for transparency: Board networks, political embeddedness,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Chinese foundations.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32(1), 9-28. [SSCI, Q2]

Zheng, G., Liu, H., Wang, Y., & Chen, B. (2021). The embedded paradox of organizational turnover and professional autonomy.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31(6), 662-670.[SSCI, Q2]

Zheng, G., Ma, M., Wang, Y., & Huang, J. (2020). Craftsmanship spirit or professionalism: The impetus of barefoot social workers to complete their task identity for protecting disadvantaged children in China.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116, 105157. [SSCI, Q1]

第二作者或合著

王晔安、潘莉、郑广怀,2023,《双向赋权:乡村弱势女性与草根社会组织之间的共生机制》,《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朱苗、郑广怀,2022,《公共服务中的情感幽灵:评<情感劳动:在公共服务中凸显服务性>》,《社会建设》第3期。

朱苗、郑广怀,2021,《志愿者会影响社会组织绩效吗》,《中国志愿服务研究》第4期。

王晔安、郑广怀、朱苗,2021,《职业支持:社会认同理论与职业认同的新维度》,《社会发展研究》第1期。

陈文华、钟耀林、郑广怀,2020,《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基于一个整合的概念框架》,《社会工作》第4期。

陈玲、郑广怀,2019,《个体化社会的规则重构:基于重庆坠江事件的分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第1期。

施旖旎、郑广怀,2016,《社会工作本科生的专业选择与职业认知》,《青年研究》第1期。

汪建华、郑广怀、孟泉、沈原,2015,《在制度化与激进化之间: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化趋势》,《二十一世纪》8月号(总第150期)。

Gransow, B.,郑广怀、梁宝霖、凌莉,2015,《中国农民工的工伤状况:来自珠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的个案研究》,载凌莉、萨拉、张术芳、陈雯编《中国流动人口与健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林平、郑广怀、孙中伟:“劳动权益与精神健康:基于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外来工的问卷调查”,《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刘林平、郑广怀、孙中伟:“劳资矛盾的转化与升级——对潮州古巷事件与增城新塘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1年第6期;

翁雪、郑广怀:“批判、自主与多元——台湾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开放时代》201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1年第9期转载)。

古学斌、任焰、陈敬慈、郑广怀、Milkman R.,Evans P.,2009,《农民工社区网络与行动》,《开放时代》第7期。

Chen, A.,Zheng, G., Gao, X., & Wu, Y. (2022). Let not the world change us: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s a moderator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le 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social workers in China.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00208728221126579 [SSCI, Q2]

Song, Y., Lan, J.,Zheng, G., & Wang, Y. (2022). Innovation of Social Workers Under Different Leadership Styles: An Experimental Vignette Study.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0497315221131319.[SSCI, Q2]

Yu, Z., Chen, Q.,Zheng, G., & Zhu, Y. (2021). Social work involvement in the COVID-19 response in China: Interdisciplinary remote networking.Journal of Social Work, 21(2), 246-256.[SSCI, Q3]

Huang, Y;Zheng G.(2019)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work in China: Dilemmas and lesson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areas,International SocialWork,62(2),612-621.[SSCI, Q2]

Gransow, B.,Zheng, G., Leong, A., & Ling, L. (2014). Chinese migrant workers and occupational injuries: A case study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No. 2014-1). UNRISD Working Paper.

编著或译著

郑广怀、赵培浩,即出,《共同缔造:新时代社工站与乡村振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广怀,2020,《“平台工人”与“下载劳动”——武汉市快递员与送餐员的群体特征与劳动过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预印本,正式版即出)

杨生勇、郑广怀(主编),2021,《湖北省2019年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发展报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广怀、何小雷(译),2015,《人类权利与社会工作》,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郑广怀、朱健刚(主编),2011,《公共生活评论(第二辑):新工人阶级:关系、组织与集体行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郑广怀、张敏(译),2007,《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

科研项目

2023年至2024年,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标准体系修订”主持人。

2023年至2024年,湖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腾讯公益·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公益项目(第三片区督导研究)主持人。

2021年至2023年,腾讯公益基金会“互联网公益平台嵌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机制创新研究”主持人。

2021年至2023年,传化基金会“传化社工赋能培力项目”主持人。

2021年至2023年,传化基金会“成都、潍坊安心驿站在地化运营督导与评估”主持人。

2020年至2025年,敦和基金会“菡萏行动项目-华中师范大学”主持人。

2020年至2023年,三亚市人民政府“三亚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实践方案”主持人。

2020年至2021年,云南大学“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性别与健康治理的视角”主持人。

2020年至2020年,天津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天津滨海新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能力建设”主持人。

2019年至2020年,湖北省慈善总会“慈善医疗众筹项目、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评估”主持人。

2017年至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工作机构趋同现象的形成机制研究”主持人。

2015年至2016年,南京市公益创投协会“南京市‘十三五’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专项规划”主持人。

2013年至2017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户籍限制放开背景下促进农民工中小城市社会融合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研究”子课题主持人。

2012年至2013年,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社会建设管理情况)”主持人。

2012年至2012年,国际劳工组织“广东省电子行业工人调查项目”主持人。

2011年至2011年,中国青年基金会“新生代农民工研究项目(广东部分)”主持人。

2009年至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主持人。

所获奖励

2022年 入选武汉英才计划

2022年 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1年 入选中宣部全国思想宣传文化青年英才。

2021年 首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7年 入选华中师范大学桂子青年学者。

2016年《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新锐作者奖”。

2014年 “第三届思源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奖”社会学门优等。

2014年 南京大学中国银行青年教师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 入选江苏省“博士集聚计划”(境外世界名校创新类)。

2013年 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

2004年 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论文、优秀硕士毕业生。

学术兼职

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理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企业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学会产业和工作专委会(筹)副主任委员。

《社会工作》特约副主编。

《社会工作与管理》编委。

联系我们

  • 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西区文科教研综合楼(北楼)7-9楼社会学院 sociology@mail.ccnu.edu.cn

官方微信

网站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