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彭华)7月18日上午,社会学院博闻实践水库移民调研分队前往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开展了以河南省淅川县1966年搬迁至钟祥的移民融合变迁为主题的实践调研。本次实践调研活动以河南移民与钟祥本地人融合程度为中心,通过实践队员对村民进行的问卷调研、访谈纪要,结合淅川县移民档案材料增进对这一问题的了解,旨在得到最真实的村民移民融合变迁情况。
上午七点半,水库移民调研分队全体成员便在当地村民指引下来到了柴湖镇最大村子魏家榨村进行调研,在魏家榨村委会主任陈学强等人带领下同当地的老移民展开了见面访谈。在采访中,老移民们热情高涨,纷纷开始了对移民搬迁岁月的回忆,其中81岁的老移民罗殿神给调研员们回忆刚来时的艰辛,“当时移民一贫如洗,就连弄个蚊帐竿也得去砍伐山林,引起当地人的不满”。在提到移民生活融入时,宋风良老人说道,“起初,移民与当地人之间的排斥思想相当严重,移民听不懂湖北话,就称呼其为‘蛮子’,而湖北人则认为河南人直,称呼移民是台子(音)”。虽然这些称呼本意不是贬义,但双方却都认为是相互瞧不起。从实践调研中,队员们发现这一称呼直到如今还时常被人们提起,只不过早已没了当时的歧视,更多的是一种戏称与玩笑。
上午的调研结束时,魏家榨村委会陈学强告诉我们,“移民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陋习,譬如习惯于散养牲畜,不仅不卫生,还容易毁坏别人的庄稼,并同时表示未来大柴湖会更好,欢迎下次继续到柴湖调研。”在调研中,实践队员不仅收集到了很多老移民的艰辛历程,更与二代移民、三代移民接触,这些出生在柴湖的人都会说三种话,即河南话、湖北话、普通话。徐清夫老人说道,“他们既不是河南人,也不是湖北人,就是大柴湖人”,相比老移民而言,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积极于走出去,将柴湖建设成“财湖”,融合程度也较父辈们更加顺利一些。
下午两点半,实践队在队长社会学院孙炳红带领下走访了李官桥村,队员们在村委会引导下对村里移民状况开展了调研活动,沿途介绍了村里情况,告诉我们李官桥村原本就是河南时的村名,搬来后依然沿用,调研队员们也不时提出自己的一些困惑,历史文化学院彭华提到,村民们刚搬来时是否出现了饮食风俗习惯的冲突,针对这一问题,苏进华老人回忆到当时确实出现了冲突矛盾,“移民说的是河南话,当地人说的是湖北话,开始交流就是个问题。当地人喜欢吃米饭,而我们河南人喜欢吃面食。”赵书蓝老人补充到“当地人办理红白喜事、过节等都与河南人有差异。耕作方式上,淅川人主要以旱作为主,到了这里却是种水田。在淅川老家,我们不种植棉花,而这里却是优质棉的主产区。许多农民来到这里,不会说话了,不会种田了,很是苦恼。”此外,调研分队还发现在通婚上,移民开始也只是习惯与移民通婚,不与当地人通婚,从而导致通婚圈越来越小,不利于双方交流融合。而移民下一代的通婚已经多元化,他们不仅与移民通婚,而更多的人则与当地人通婚,这也是一种逐渐融合的缩影。
在村民们热情接待中,调研分队结束了一天的实践活动,当地移民们的回忆口述让队员们意识到柴湖人的艰辛与修建水库的毅力,社会学院陈梦琪表示,一天的实践虽然很累,但还仅仅只是个开始,希望实践活动能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