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刘杰老师带领由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的学生小组来到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杨园村93号的粤汉里社区进行探访学习活动。期间由粤汉里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周会荣以及另外两位社区骨干成员带领学生小组进行交流学习与实地探访参观。
学生小组到达社区后,首先来到了粤汉里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周主任与两位工作者热情迎接,并用亲切的武汉方言为大家简要介绍了社区的基本情况与工作模式。期间周主任也接到了居民的来电,在大家的注视下耐心地了解对方的情况,有条不紊地处理问题。面对同学们的疑问,周主任笑着表示:“电话从来不敢关机,哪怕凌晨也保持开机状态”。
主任与工作者介绍社区情况 周主任耐心处理问题
据悉,粤汉里社区位于武昌区杨园街西端,北靠长江,西与四十八社区接壤,东与建设社区相邻,南与四美苑社区相望,面积0.1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853户,常住人口6841人,社区党员158人,下设4党支部,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现有面积1122㎡。庞大的社区人口规模与老旧社区的性质使得社区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而疫情的爆发则进一步加大了工作的难度。根据周主任分发的宣传册描述,从封城到解封,从生者的救治到逝者的安葬。这70余天,期间,各种救助,帮扶、保供等工作使团队成员连轴转,跑断腿、累坏腰、喊哑了嗓子,没有白天与黑夜,没有一个囫囵觉,有的是随时需要,工作人员就随时到。面对疫情防控任务的艰险与责任,社区人员没有退却,负重前行。
社区工作人员与同学合照
在分享结束后,实地探访正式开始,周主任一行首先带领学生小组来到了粤汉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据悉,该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五百平方米,共三层,设有活动室、阅览室、家庭治疗室、会议室、书画室等多个老年人活动场所。
粤汉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老年人活动室
书画室 阅览室 会议室
在周主任的带领下,学生小组逐层进行参观。同学们纷纷表示,对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以及老年人关怀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在三楼的多功能活动室的参观过程中,周主任提到了疫情前老年人活动的盛况,“大家都很积极,轮流申请使用,甚至还出现了争执不下的情况”,然而在疫情爆发后,老年人活动逐渐减少,活动室也逐渐冷清了下来,“疫情确实影响了我们社区的老年人工作”,周主任如是说。
结束了对养老服务中心的参观,周主任又带领学生小组在整个社区内进行参观。对同学们来说交错无序的道路,周主任却走的极快,经过多年的走访,再曲折的路线也早已烂熟于心,甚至对路边的设施与花草,周主任都如数家珍。“前面是专门给居民建的凉棚,夏天太热,他们在外面坐不住”,路过的居民都对周主任很熟悉,她也报以亲切的问候,“都是老街坊了”,周主任笑道。
休闲幸福驿站 居民凉棚
随着探访的深入,学生小组来到了社区当中的“幸福小院”居民区,院落不大,却建设的井井有条。据刘杰老师透露,我校几位学生的论文正是以幸福小院为研究对象完成的。周主任提到,幸福小院的建设道路不可不谓曲折,由无人管理的区域发展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依托,院中新建的小亭子当中有居民在闲谈下棋,幸福小院的“幸福”由此可见一斑。
居民区设施 居民区绿化 同学们对幸福小院进行观察与记录
社区探访进程过半,周主任带领学生小组来到了社区的老旧区域,映入眼帘的是颇有年代感的建筑与道路,令不少同学“梦回”乡村,“粤汉里社区不比武汉其他新兴社区,它是武汉原生态,本土型社区的典型”,刘杰老师如是说。路边的老旧铁路一节一节被泥土掩盖,有的种着蔬菜,有的则杂草丛生,这种结合现代化设施与传统生活方式的原汁原味的生活型社区是当今非常少见的,这样具有冲击力的场景也深深打动了学生小组的同学们,大家不禁驻足停留,记录下了眼前的场景。
老旧区域建筑 老旧区域道路
走出老旧区域,周主任提出带学生小组去社区外的江滩看看,置身美景当中,不知不觉间社区探访已进入了尾声。返回社区后,周主任带领大家参观了社区的银杏树,盘根错节的巨大银杏也昭示着社区的悠久历史。由于工作繁忙,周主任告别学生小组,此次探访活动也迎来了圆满的收尾。回程的路上,学生小组纷纷表达了对周主任的钦佩之情,大家也相信,粤汉里社区,必将在周主任的领导下越来越好,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沃土。
银杏古树 社区街道